孔昕昕,男,中共党员,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汽车工程学院2020级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研究生处分党委学生三支部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先后获得新生一等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目前录用及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EI检索3篇,核心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获批2021年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项目,是汽车工程领域高质量期刊Proc IMechE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国际期刊审稿人。
【科研之路】
2020年,考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成为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师从邓召文副教授。“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进入课题组后,导师就告诉我,做科研要有扎实的基础,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制定好自己的工作计划,一步一步的推进。两年多来,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以及王保华老师、高伟老师和课题组师兄们的帮助,让我受益良多。
研一期间,在认真完成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文献阅读基础,在导师的建议下,考虑到商用半挂汽车列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最终确定自己的课题方向围绕着电动半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制定工作计划,针对性地阅读与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整理该方向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且针对相关文献进行论文复现学习,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地基础。这期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录用及发表4篇学术论文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研二期间,在上一学年的基础上,开展课题内容研究,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并且每周以组会汇报的形式,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研究思路、方法、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在每一次的组会讨论中,导师都能够给予我有效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方案,同时指出我的问题,为我的研究把握正确的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课题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通过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撰写成论文,进行多次打磨、反复修改,最终在研二期间录用及发表学术论文3篇。
回顾过去两年的科研生活,充实且有意义。“已往不可谏,未来犹可追,理想其未远,振翼而腾飞”,未来的路还很长,且路途坎坷,我已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以更大的努力不断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
【全面发展】
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赛、学科竞赛、学术晚茶、初级救护员培训等,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思想的同时,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投身到考研志愿服务、迎新志愿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展现党员担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点滴感悟】
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历经坎坷。科研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研究生要勇于接受困难,敢于应对挑战,在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同时,要适当进行自我施压,将压力变成动力、动力变成能力、能力变成效力,全面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取得最后成功。
【激励后学】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研究生三年转瞬即逝,要惜时如金、不畏艰难、努力钻研。对于科研,要多看、多问、多做。多看,要多阅读高水平论文,掌握研究现状,总结研究方法,提炼自己的研究思路;多问,遇到问题认真思考,多与导师、同学沟通交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多做,对于研究内容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师寄语】
孔昕昕同学刻苦努力,踏实认真,严谨细致,在研究生阶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矢志不渝,继续发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奋发有为,争取更大的进步!
【导师简介】
邓召文,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家库成员,国际期刊IJAT、Meccanica、IEEE Access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学与控制、汽车主动安全控制、智能驾驶等。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余项。先后荣获“优秀教师(2011-2012)”、“十堰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1-2012)”、“优秀教师标兵(2012-2013)”、“湖北省教育考试优秀命题教师(2016-2017/2018-2019)”、“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优秀教师标兵(2021-2022)”、“优秀研究生导师(2021-2022)”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