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09-17    点击量:

一、学校简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学校创建于1972年,前身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组建的工人大学。经过50余年发展,学校已经成为覆盖工、管、理、经、文、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伴随民族汽车工业成长、发展、壮大的高等学府,学校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正式命名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988年学校开始探索培养硕士研究生,1994年列入机械工业部院校序列,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学校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划归至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首批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2023年3月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同年12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单位。2024年入选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

学校现有8个硕士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和地方需求构建学科特色,在汽车、机械、材料、电子、武当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现有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8个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

服务社会,“产学研创”深度融合。学校根植产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围绕汽车产业生态圈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产学研创融合、政校企协同育人之路,与武汉市、十堰市、随州市、襄阳市、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企业联合建立了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39家省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8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与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创合作关系。设有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69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获批1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学校现有专职教科研人员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2人、博士415人。学校拥有双聘院士1名,聘用外籍院士1名,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省级以上专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00余人次。学校注重教师素质提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50%以上的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历。并聘请了200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科学研究强化创新,科技成果丰硕。学校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及企事业委托项目等2000余项。获授权专利8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9项。近五年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近百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00余篇,获各级科技奖励200余项。学校聚焦汽车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学校团队参与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两项成果相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科技成果获批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多项研究成果入选省科技厅揭榜制项目成果发榜名录。

人才培养根植产业,培养特色鲜明。学校研究生教育经历了40年的积淀。1988年,学校联合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风汽车公司共同承担“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课题,开始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成果被《光明日报》头版报道,并获得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开始先后与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2013年学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连续9年研究生就业率100%。学校拥有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0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突出,“面向汽车产业的共建学科产学研融合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批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二等奖。

学校正有力推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大学更名;“十五五”时期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十六五”时期建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

二、招生专业和拟招收计划

1.招生专业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yjsc.huat.edu.cn/info/1021/2814.htm

2.2026年招生计划以湖北省教育厅实际下达为准。

三、学制与学费标准

1.学制:3年【工程管理(125601)学制2.5年】。

2.学费:我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学术学位硕士8000元/人/年;专业学位硕士10000元/人/年其中工程管理专业代码:125601)20000元//年,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代码:125604)13000元/人/年】。最终学费标准按上级部门意见执行。

四、报名条件及相关要求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相关学业要求,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三)报考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四)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的考生,一律按定向培养政策执行。定向生均实行合同制管理,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和拟录取为定向生之间签订三方合同。在读期间,不转人事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

(五)在职考生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征得工作单位的同意,在网上确认前10个工作日内将《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可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交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五、报名程序及时间

报名分为两个阶段,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网上未报名者不可参加网上确认,已网上报名但未进行网上确认者报名无效。

(一)网上报名

2026年网上报名时间请关注研招网通知。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提示操作完成报名及缴费,保存好用户名和密码。

(二)网上确认

学校研究生院官网(http://yjsc.huat.edu.cn)会发布相关通知,已完成网上报名者按考点要求提供资格审核材料进行网上确认。

六、初试

1.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至报到入学时。

2.考生凭《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初试时间以研招网发布为准

3.初试科目详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七、复试

1.我校在复试时将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籍学历认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我校通过研究生院官网公布

3.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并计入复试成绩。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工程管理(125601)专业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奖助政策

为激励硕士研究生潜心学习和科研,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企业奖学金等。具体标准参照当年国家和学校相关奖助文件执行。

九、其他事项

1.招生信息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及时发布,请考生在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阶段随时上网查询。参考书可自行购买。

2.若本简章内容与国家政策冲突,以国家最新政策为准。

十、招生联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525    联系人:黄老师

QQ群:691132572/442128014    

: 0719-8241492  8238183

: http://yjsc.huat.edu.cn

Email:huatyzb@163.com

: 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二)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代码及名称

联系方式

咨询QQ群

121000汽车智能制造学院

老师0719-8238202

372811404

https://jxxy.huat.edu.cn/index.htm

122000汽车工程学院

李老师0719-8512216

943801974

https://auto.huat.edu.cn/index.htm

123000光电工程学院

125000新能源学院

吴老0719-8512709

147672399

https://science.huat.edu.cn/index.htm

124000汽车材料学院

刘老师0719-8512226

559481107

https://clxy.huat.edu.cn/

126000人工智能学院

老师0719-8207316

1048285638

https://aixy.huat.edu.cn/index.htm

127000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

贺老师0719-8512186

701329056

https://jzxy.huat.edu.cn/

128000智能网联汽车学院

彭老师 0719-8260669

369335181

https://icv.huat.edu.cn/index.htm

129000汽车商学院

董老师0719-8512729

862689353

https://jgxy.huat.edu.cn/

130000数字经济学院

刘老师13755756785

1036038307

https://szjjxy.huat.edu.cn/index.htm

134000设计学院

唐老师0719-8512702

441084015

https://ads.huat.edu.cn/

 

下一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宣传册